摘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酵,中国经济毫无疑问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大量中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但从长期来看,中国金融体系未来呈稳定发展趋势,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总体走势,各类经济政策仍然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随着针对疫情的纾困政策与有力举措陆续出台,并逐步发挥作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广大中小微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导向,敏锐捕捉后疫情时代经济快速复苏过程中的市场机遇,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中小微企业;机遇;路径选择
一、引言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于中国乃至于世界来说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造成的全球供应链趋紧与供需脱节,较为严重干扰了全球经济运行的正常轨迹,也使得中国广大企业,尤其是大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巨大冲击。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由习近平总书记引领的党和政府坚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果断决策、迅速行动,万众一心乘风破浪,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快速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回到正轨。各级政府针对疫情造成的冲击,密集出台了为企业纾困的政策举措,着力打造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为广大中小微企业能够迅速恢复生产与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巨大冲击
(一)疫情背景下经济发展环境恶化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股市波动加剧,美国股市在疫情初期连续熔断,为金融市场和经济实体的良性互动产生了重大干扰,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疫情背景下,投资者和消费者往往难以持续性做出正确的决策:一方面,股价的持续下跌影响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导致了投资和消费能力的下降,进一步增加债务负担;另一方面,大量的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强行拉高股价,再以股价市值进行再融资或者出售,一旦股市暴跌就会造成公司市值下降,资金链断裂,引发债务违约,信用缺失等一系列次贷危机的灾难,那些给贷款做担保的公司和产业链也会因此受到打击。同时,国际上疫情大范围扩散造成大量生产贸易活动停滞不前,经济运行急剧放缓,而且长期停工停产还会导致人民工作热情丧失,众多行业面临崩溃;产业链、价值链面临更高的断裂风险。资本市场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或缺,一旦一处出现一个经济缺口,那在未来可能带来的灾难是不可估量的。这给我们强烈的警示,在如此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既要通过创新和公平竞争提高市场效率,又要通过协调和共享保障社会公平,尽最大努力避免疫情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1]
(二)大批中小微企业受损严重
从宏观来看,在经济波动之下,大型企业的承受能力更强、韧劲更大。但是,大型企业的生产和组成必然是离不开中小微企业的。根据2018年国务院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以下几种显著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2]。因此,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扩大就业额度、稳定经济增长、促进产品创新、繁荣贸易市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宣传等环节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大,由此带来的资金压力对中小企业影响最为严重。疫情后持续性各地市严格的防护要求和健康检查,隔离和限制人口流动等措施导致原材料难以准时送达,异地人员复工困难、来往不便,效率大大下降。不仅如此,企业的收入也成为了一个不确定因素,企业收入一旦无法保证,容易失去应聘人员的信任度,进而员工工资、硬件设施、社保福利等固定支出难以获得保障。在众多受影响的行业中,旅游,交通,餐饮,娱乐等服务业首当其冲受到严重的打击和影响,疫情带来的人员流动减少直接影响了产业的热度,很多商铺被迫关门甚至停业,甚至面临着破产的局势。
根据《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如何穿越3个月的生死火线》,朱武祥等人在疫情期间对995家中小企业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9.58%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总计58.05%的受调查企业应收预计下降20%以上,62.78%的企业认为员工工资及五险一金是主要的支出压力,同时,85.01%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其中34%的企业认为难以维持1个月。[3] 面对濒临破产的压力,在硬件、租金、员工薪资等成本方面,众多企业对政府提出给予补贴或减免的诉求。一些还不够成熟或者新生的中小微型企业正面临资金流转困难,难以支付大量固定成本的开销,生产活动停滞不前,被迫裁员缓解压力等问题,倘若仅依靠企业自身运转,只能实现短期内的生存目标,因此,目前各地市政府对中小微型企业政策上持续性的支持和支出减免显得尤为重要。
三、疫情缓解后期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机遇
(一)金融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自疫情发生以来,全体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有关部门与地方积极出台财政扶持、金融扶持、创新支持和公共服务等相关政策与措施,助力广大中小微企业坚定经营信心,缓解资金困难,尽快实现复工复产,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在短短一年之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接下来一年以来,国内经济渐渐复苏,国际上的投资者也抓住机遇进入市场。2020年底,欧盟和中国原则上达成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内容包括“竞争中性”、市场准入、透明度、国有企业、争端解决机制、强制性技术转让等方面的条款,欧盟委员会称其为“中国与第三国缔结的最雄心勃勃的协议”。[4]通过这一协议,中国将更大程度地进入国际市场,实现投资自由化的更进一步,这一系列最新的贸易措施,也将极大程度促进中小微企业的交易自由。
(二)企业转型升级的环境动力增强
本次疫情也是一次优胜劣汰大洗牌的时机,许多产能落后,效率差,客源固定、线下经营、低成本的传统企业将都被淘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疫情也将用“看不见的手”推动企业智能化、数字化、互联网 的发展,使得存留企业被迫变革。在此期间,企业将在较长时间内享受国家政策扶持,企业应当审时度势,认真考虑,制定新的运营方案和变革措施。从外环境来看,企业转型升级或成潮流趋向,国家针对中小企业所提出的政策,一方面是为企业在疫情中能够顺利存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企业。从政策上来看,资金快节奏的流转是势头所向,能够在疫情中继续运营的企业必然是符合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丰富,不容易造成资金缺漏的企业。这也促使了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积极抱团、相互促进发展,避免被淘汰的大环境的趋势。
(三)化危为机的途径不断拓宽
每一次世界局面的危机和变革不仅仅是灾难,同时也是机遇诞生的最佳时期。企业应当在保存自身实力的同时,勇于抓住时机,实现新的技术变革和自身飞跃式发展。新冠肺炎疫情也使得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新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尤其是电商,极大程度上实现了人类不出门满足基本生活的需求。除了“互联网 ”,同时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业态也异军突起。中小微企业应当积极响应好新时代的潮流所趋,以大背景为基础,勇于创新创业新的产业、产品,寻找最佳机遇的突破口,为自身发展推波助澜。
四、中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路径思考
目前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截至2020年2月12日,中央财政部、人民银行、商务部、税务总局等多部委发文,从财政补贴、贷款、税费、社保等多方面支持企业渡过疫情。28个省级行政单位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政策,万达、阿里巴巴、等大型企业也陆续推出租金减免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疫情这个艰难的关头 [5] 。想要在后疫情阶段中尽快激发中小微企业活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全面发展,建议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减少成本支出
后疫期时期,因为仍受疫情的余韵影响,人民的消费积极性仍然低迷,产品单价下降、需求减少。因此,想要获得持续性的盈利和运营,就必须大幅度地削减成本。多种方法中,降低薪资是最不可取的,一旦员工所付出的劳动和收获难以成正比,就会造成员工创新积极性下降,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导致公司运营的恶性循环。正确的方式应当是重新审计各方面成本支出,从源头入手,对原材料和工业流程等地方进行全面改造,避免冗杂不必要的浪费,合并多余部门,坚决削减成本。疫情后时代,才是企业彻底削减成本的最佳的机会。若是公司处于上升期,大量的利润涌入反而会让企业忽略成本上的支出减免,更着重于融资并购等一系列金融策略。而正是疫情时期针对于成本的削减,可以从根本上延伸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在疫情结束后企业质的飞跃打下基础。一旦疫情结束,企业恢复原有的价格,低成本的优势就会让它在众多同行产业中脱颖而出,成为高收益企业。
(二)保证充足的现金流储备
充足的现金流储备,是无法保证持续性收入的公司应对危机时的必要选择,它不仅可以让疫情期间0收入的企业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还能在疫情结束后让公司焕发新的生机。据统计,想要保证企业安全,则可用现金需要超过18个月,相对安全则需超过12个月,低于6个月,或是三个月的企业都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突发性破产等危险。另外,对于一些以风险投资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企业来说,因为整体还处于非盈利阶段,所以充足的现金流可以在没有收益的时候就开启下一轮融资。后疫情时期,不仅仅是销售困难,原材料运输不方便,进出口几乎封死严查,企业收益锐减,同时还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债务到期无法归还导致企业失信、员工工资、社保、房租、水电等刚性支出难以减少的困境。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全国多地、1435家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35.96%的企业现金流基本只能维持1个月,31.92%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03%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能维持6个月及以上现金流的企业只有9.27%,可见其情况的严重性[6]。由于疫情人员流动控制导致的人民日渐减少出门兴趣,需求和消费能力大幅度下降,产品研发困难难以进入市场的问题,许多企业需重新评估其现金流情况,并努力减免更多营运成本。后疫情时期,企业要合理安排现金支出,以保证渡过最后难关。
(三)合理利用公共政策
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呼救,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积极响应群众号召,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数条相关的扶持减免政策,其中包括不限于减免中小微企业资金负担、进一步增加信贷投放、停征部分租金等措施。除了政府部门的外界支持,中小微企业自身也要将这些政策透析,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并提出需求,合理利用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总体来看,中小企业的困境正在逐步得到缓解,特别是融资困难的问题。不仅如此,中小微企业既要防控疫情,又要保障经济,特别是部门新兴企业有必要成立疫情特别公关部门,在能够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营和现金流通畅的情况下,制定切合实际的经营策略, 主动向当地政府寻求帮助,多加关注银行提供的资金补给和各项政策支持。[7] 努力争取贷款缓期和水电、税收、社保、租金等硬性支出的减免,妥善安排和提供疫情所需必需物资,如口罩等等对相关的防疫药品、医疗器械免收注册费。共同应对困难,披荆斩棘。互相促进,互相成就。
结语
涅槃之后方能重生,疫情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却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小觑的困境,中小微企业虽规模不大实力也较为渺小,但是其未来可能达到的价值不可估量。经历了种种自然,或者是人为灾难的冲击,企业们当积极反思,在过去的经历里取长补短,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性、跨越性发展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美国股市与实体经济背离 反映其经济结构严重失衡.2020(6).21世纪经济报道.社论丨美国股市与实体经济背离,反映其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 21经济网 (21jingji.com)
[2] 朱启兵.疫情影响点评: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新浪财经.2020(2)
[3] 朱武军、刘军、魏炜.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如何穿越三个月生死火线.中欧商业评论.2020(2)
[4] 王砚峰、王山.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基本信息.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12)
[5] 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较大:中央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锐观网,2020-2-15.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较大: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 - 锐观网 (reportrc.com)
[6] 朱武祥、刘军、魏炜.疫情中的中小企业如何自救?调研1435家中小企业后,我们提出这些建议.中欧商业评论.2020(2)
[7] 王一鸣.危机中蕴藏新机 挑战中孕育动力.光明日报.2020-9-25(12)
作者:林筱妍 北京交通大学 联系电话:1334825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