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被曝光厦企“失联”了
日前,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牵头下,中国互联网协会和“反炒信”联盟成员企业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双十一”活动期间各主要电商平台的相关承诺兑现情况进行数据跟踪与测评分析,委托信用服务机构在产品质量、产品销售与服务、产品价格、物流服务等各环节开展信用监测,完善电子商务领域信用记录。经分析比对,相关部门共梳理出电子商务黑名单企业6440家,涉及问题包括群众投诉较多、价格不合理等。其中首批500家已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布。
根据网上公布的消息,厦门八零商城成立于2012年,是一个综合网上购物平台,覆盖传统家电、3c电器、日用百货、餐饮娱乐、礼品代送及家政服务等。记者拨通了网上公布的座机和手机ag贵宾会的联系方式,不是无人接听,就是被告知打错电话。厦门利事百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但2016年就有媒体报道,其负责人“失联”,不但留下了闲置的工地,还拖欠员工和工人数十万元薪资。其他三家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也都是网上销售平台,销售电子产品、服饰、家居产品等,从公开的信息看,除了曾经留下的招聘信息外,基本没有更详细的描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公司信息不全、结构单一、找不到联系人等现象。
网购可参考“防坑指南”
“双十一”临近,电商大战一触即发。除了各种预售优惠吸引消费者之外,在眼花缭乱的各种商品中,看销售量下单成为很多人的购物习惯,也因此催生了大量的“刷单”“炒信”行为,甚至形成了专业的黑色产业链。针对主要网购平台的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等10类重点消费品,围绕群众投诉较多、价格不合理、媒体曝光的产品,国家质检总局于10月25日至11月15日在全国开展集中打击行动。
针对“双十一”电商促销期间可能出现的广告宣传、商品质量、消费纠纷、ag贵宾会的售后服务等问题,日前网上也列出了一些“防坑指南”,包括小心低价陷阱、了解促销规则、小心虚假宣传、客观行使评价权利、谨慎选择支付平台、保存购物证据等。
这些新风险网购时需注意
个人信息被泄露、恶意刷单、虚假交易……人们熟知的网络欺诈风险尚未清除,跨境消费额度“被透支”、社交电商“信任危机”、七天无理由退货“难落地”等新型网购风险已进入公众视野。“双十一”前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相关报告,对电商领域存在的信用风险做出预警。
据悉,有不法分子通过购买个人信息,冒充电商、物流、银行客服等人员实施连环诈骗,令消费者防不胜防。此外,一些新型网购风险也开始露头:
跨境消费额度“被透支”。有消费者在跨境购时发现,名下多笔交易记录并非本人购买,其身份信息可能被冒用来扩大额度,赚取税收优惠。
社交电商“信任危机”。部分投机分子以次充好,暴利定价,通过各级微商和个人,将三无产品卖给消费者,并有可能异化为传销活动。
代购“证伪困局”。部分“海淘”在卖出假冒商品时,声称支持正品专柜验货。若顾客验货后发现是假冒的,则要求出示专柜出具的假货证明,才能获得退货赔偿。但专卖店或专柜一般不会出具相关证明。
七天无理由退货“难落地”。一些电商在实际销售中,针对不宜退货的具体商品没有告知;一些电商限制消费者退货方式,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网购“新风险”需要警惕,一些“老骗术”也仍在困扰着消费者,这包括商品促销假象、线上线下双重标准、ag贵宾会的售后服务难以兑现等
- 1 福州市消委会提示:婚纱摄影租赁谨防这些“坑”
- 2 “新一站”保险变戏法真坑人
- 3
- 4 安溪:取缔无照经营
- 5 省消委会发布典型案例
- 6 海外代购有雷区
- 7 寿宁“红领巾维权岗”
- 8 放心游福建 工商有口碑
- 9 消费维权 关键要形成合力
- 10 进社区进学校 消费教育“接地气”